2025年4月10日 星期四

赤銅—從武士裝飾到珠寶照片集(3)


館內流線形那個地方詳細介紹了赤銅的鑄造方法,先從原材料開始,當然有金和銅。

我提過這是所有展品中讓我覺得最厲害的一件,因為完全看不出任何武器和剛陽的感覺,甚至可以媲美現代的珠寶首飾!

雖然這件沒有魚子地,但我實在很訝異色彩很鮮艷瑰麗。這真的是100多年前的物品嗎?

每個鑄造工具的下方都有這些牌寫著每個步驟。

展館門外的海報,採用那條蝴蝶項鍊,可見這個展品的確又漂亮、又特別、又有代表性。

隨場刊附送的明信片,用來DIY赤銅的板畫。

明信片的背面是圖畫相關的介紹。

雖然我印得不好,好像有點歪了...但仍是我獨一無二的作品!

另一篇介紹,看完知道更多日本文化。

我很喜歡這件的金色很漂亮鮮明,但完全不俗氣。其實我很想知道原本的主人是誰,是有錢人還是怎麼樣的人?為什麼會有這件首飾?

這件除了中間的人像是日式,整個造型和邊框都很西化。以前很多伯爵都不是會拿著這種東西嗎?

方形的手鍊。以前的工匠真會造很多不同圖形和款式。
鑄造工具約有5、6組。


這裏便是印板畫的地方,上面有印章、明信片固定器和步驟,跟著印便行,很是簡單。

每組板畫都有三個章印,很大很重,但成品很漂亮。

2025年4月8日 星期二

赤銅—從武士裝飾到珠寶照片集(2)

 

展館另一邊是首飾製作教室。

這幅掛畫比較新潮,顏色也較鮮艷豐富,相信是較後期,多接觸西方文化後的產物。

展館對著維港和香港島,景色很優美。

這幅很特別,畫風挺傳統,但用色很西化。

教室藏在掛畫中間,現代建築配上傳統。

細小的展品也會兩個放在一起,後面也一樣。

場內有不少掛畫,令現代的會場增添日本傳統氣息。

比較小的展品便會加上這種放大鏡。

這「幅」是照顧鵪鶉的和服女子,不知大家看出來沒有。

這條手鍊以貝殼做裝飾,顏色最漂亮!上面的是彈奏樂器的人物,每一個都不同。

這個我的印象也很深,描繪染黑齒的女子,沒想到日本以前也有這個習俗。

這些手鍊很有份量!不做武士刀裝飾,成為手鍊也豪氣十足!

這兩個都是胸針,描繪男女武士。原來有女的武士。

左邊的是吊墜,右邊的是胸針,所以看到首飾的種類很多。

這些也是展覽品的一部份。書真的有人拿來看哦。

展館這邊呈流線形設計,很有美感。

展覽分為好幾個部份,每個部份都有這些立板介紹。

雖然我拍得不清楚,但這兩枚胸針的圖案很反映當時社會的風貌,例如描畫兩名男士觀看鬥雞和造扇的女子。

2025年4月6日 星期日

赤銅—從武士裝飾到珠寶照片集(1)

 在自由1台,我介紹了這個武士裝飾到珠寶,也刊登了幾張也登出了幾張我覺得比較特別的展品,這次開始便多刊登些展覽場地內和其他展品的照片。

當然我沒可能介紹所有展品,也不想照著場刊唸,有時照片也走了焦,拍得不好看,但我還是盡力呈現吧。



展品下方都有這種說明,講述展品的特點。

文字版也介紹過的華麗項鍊。

先看看比較細小的飾物吧。這個是胸針。

這本便是場刊了,在門口有派,裏面的介紹很詳細,拿回家慢慢看。

門口各場地各處都有這種立牌介紹。

我提過展覽場地是個珠寶學院,有收費的珠寶課程,要學習製作應該便得穿上這些白袍,所以我才說像實驗室。

場內還有這種掛畫。我不知道是不是浮世繪,但讓我們看到過去日本人的生活,就如這些飾物的圖案一樣。

展品就是放在這一個個透明箱子內,供人欣賞。

左邊的飾品是「老鼠結婚」,有一隊送親隊伍!

即使沒有魚子地,飾物上的圖案依然很華麗,船啊浪啊都是出自人手,可想而知一個要花多少心血。

因為展品是在一個玻璃箱裏一前一後地擺放,所以有時照片有點亂。這幅是拍前方的耳環。

這支髮簪上的圖案固然好看,但珍貴的是背景「魚子地」。


文字介紹,請到自由1台瀏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