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5日 星期六

澳門2025照片集(3)

 

我記得這碗是豆腐花,上面有數款很吸引的配料。黃色的桂花甜甜的,而暗紅色像珍珠的東西咬下去會爆開。有點可惜的沒手拍下那杯巨型的抹茶雪糕。

終於有大家感興趣的東西了,這是我第二晚吃的晚餐,是三天以來吃得最好的一頓了,有碗仔翅和澳門馳名的豬扒包,但一點都不便宜,這樣便吃了76元澳幣。

這是我坐車等交通燈時拍下的。我挺喜歡球形的東西,尤其這麼巨大的。

這張照片也很想讓大家看,從沒看過這麼美的朝陽!真的又紅又艷又漂亮!我看到嘩然和捨不得走!很可惜我沒能力拍下那種美態。

東方艾菲爾鐵塔,見過沒有?

紅郵筒也是以前香港的特色,但現在消失了。

等車等到變化石的老兄。

2025年7月1日 星期二

澳門2025照片集(2)

 

但不知為何看到路線圖聯想起在泰國坐車...

原來倫敦的車廂跟香港的滿像,驟眼看以為自己回香港坐車了。

坐車去下一個地方吧。

紅色的經典電話亭!其實我挺喜歡電話亭這種東西,不過它們正慢慢消失。


自動會倒茶的茶壺令人置身在愛麗絲夢遊仙景。現實也有這麼方便的東西就好了。

大大顆的燒賣也不要錯過!(這些都是商場的裝飾品,但都是我喜歡的大人國版。)

大包再來兩件!

愛喝茶的我看到茶杯很興奮!

人家在看店裏的商品,我卻在看天花板的燈...

這家店的櫥窗裝飾很有趣,是超大的鈕扣,讓我忍不住拍了下來。我很喜歡各式各樣別出心裁的設計。

2025年6月29日 星期日

澳門2025照片集(1)

我在澳門拍的照片怎麼可能只得十來張?現在繼續踏上我當日的足跡吧!未看文字版的朋友請一定要去看哦。(https://free-channel-1000.blogspot.com/2025/04/20251.html)

介紹一下我今次住的酒店吧,正如大家看到只得三星左右,很是普通,也只是我臨時訂的,叫做濠江酒店,在十六蒲索菲特酒店和大三巴、十月初五街一帶,有丁點不好找,但很地道。

值得一讚的是酒店的工作人員很是親切好人。當我登記入住時,他向我拿取「入境紙仔」,就是過關時由閘機發出的一張小紙條,上面有逗留期限和一些個人資料。這張小紙條一來很細小,二來上面的資料沒什麼特別,相信很多人都會隨手丟掉,毫不留戀,我也幾乎是其中一個...但原來租酒店登記入住時,要出示這張東西!

我當下嚇得想大叫,但那位職位立即安撫我說:「沒有也可以入住,只是要到警察局登記一下...」(可能真的怕我會大叫吧!)

幸好我這個人不知為何,每次出去無論買東西好、或者做什麼事都好,總愛把收據、什麼單據等丟進背包裏,回家後甚至下次要出去前才會拿出來,所以我坐到一旁把背包裏的物品全翻出來,終於找到這張被擠到角落裏的小紙條!

我在文字版提過,只此外遊全屬一時興起,沒帶充電線,自然也沒有帶充電插頭。當我可憐兮兮地問剛剛替我登記那位職員借時,他說:「這麼小的事用不著這麼慘情。」在後面拿了一大箱充電線、插頭讓我選擇,真是好人又貼心!因為很多酒店旅館不會借充電設備給客人。

我覺得如果只要地方休息、洗澡和睡覺,這家酒店是很好的選擇,價錢很實惠,地點其實也不錯。下次我再去澳門的話,也會住這家!


我很喜歡牆上的拼花圖案,現場看更加藍,只是照片偏灰,不知為何感覺很漂亮。


本來我只是訂了二人房,結果免費升級至三人房!一人獨霸三張床!因為要坐和看電視,我三張床都睡過。

門口這邊也有拼花磚。然後還有衣架這些,我覺得很方便!

美中不足的這房內唯一的桌子太小,又在電視機下面,不能一邊吃外賣一邊看電視。放東西也有點勉強。

這個是衣櫃啦,只是我拍到走焦...我打開過裏面看看,就是額外的寢具和掛衣服的空間,沒什麼特別。

洗手間也鋪了相同的拼花磚,但我想住過的人比較不滿這個洗手間吧,一來是黑廁有點味道(但我覺得可接受),二來沒有乾濕分離--這包括我也挺討厭,如果這方面能改善一下就很好了。

我很想讓大家看看這張照片!有沒有覺得馬桶很異相--超長!這是相機的廣角鏡效果,拍完便變了怪物!實物當然是正常的。



2025年4月10日 星期四

赤銅—從武士裝飾到珠寶照片集(3)


館內流線形那個地方詳細介紹了赤銅的鑄造方法,先從原材料開始,當然有金和銅。

我提過這是所有展品中讓我覺得最厲害的一件,因為完全看不出任何武器和剛陽的感覺,甚至可以媲美現代的珠寶首飾!

雖然這件沒有魚子地,但我實在很訝異色彩很鮮艷瑰麗。這真的是100多年前的物品嗎?

每個鑄造工具的下方都有這些牌寫著每個步驟。

展館門外的海報,採用那條蝴蝶項鍊,可見這個展品的確又漂亮、又特別、又有代表性。

隨場刊附送的明信片,用來DIY赤銅的板畫。

明信片的背面是圖畫相關的介紹。

雖然我印得不好,好像有點歪了...但仍是我獨一無二的作品!

另一篇介紹,看完知道更多日本文化。

我很喜歡這件的金色很漂亮鮮明,但完全不俗氣。其實我很想知道原本的主人是誰,是有錢人還是怎麼樣的人?為什麼會有這件首飾?

這件除了中間的人像是日式,整個造型和邊框都很西化。以前很多伯爵都不是會拿著這種東西嗎?

方形的手鍊。以前的工匠真會造很多不同圖形和款式。
鑄造工具約有5、6組。


這裏便是印板畫的地方,上面有印章、明信片固定器和步驟,跟著印便行,很是簡單。

每組板畫都有三個章印,很大很重,但成品很漂亮。

2025年4月8日 星期二

赤銅—從武士裝飾到珠寶照片集(2)

 

展館另一邊是首飾製作教室。

這幅掛畫比較新潮,顏色也較鮮艷豐富,相信是較後期,多接觸西方文化後的產物。

展館對著維港和香港島,景色很優美。

這幅很特別,畫風挺傳統,但用色很西化。

教室藏在掛畫中間,現代建築配上傳統。

細小的展品也會兩個放在一起,後面也一樣。

場內有不少掛畫,令現代的會場增添日本傳統氣息。

比較小的展品便會加上這種放大鏡。

這「幅」是照顧鵪鶉的和服女子,不知大家看出來沒有。

這條手鍊以貝殼做裝飾,顏色最漂亮!上面的是彈奏樂器的人物,每一個都不同。

這個我的印象也很深,描繪染黑齒的女子,沒想到日本以前也有這個習俗。

這些手鍊很有份量!不做武士刀裝飾,成為手鍊也豪氣十足!

這兩個都是胸針,描繪男女武士。原來有女的武士。

左邊的是吊墜,右邊的是胸針,所以看到首飾的種類很多。

這些也是展覽品的一部份。書真的有人拿來看哦。

展館這邊呈流線形設計,很有美感。

展覽分為好幾個部份,每個部份都有這些立板介紹。

雖然我拍得不清楚,但這兩枚胸針的圖案很反映當時社會的風貌,例如描畫兩名男士觀看鬥雞和造扇的女子。